对刀仪测量原理 对刀仪用于刀具长度补偿,是以基准刀的长度作为基准,测量出第二把刀,第三把刀等相对于基准刀在长度方向上的差值,然后进行刀具的长度补偿。一般会采用两到三次对刀以更精确的确定其他刀与标准刀的相差值。下文对刀宏程序编写便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 系统功能及信号 当使用高速跳过功能和高速跳过信号时需进行如下修改: ① 系统参数修改: P6200#4=1 在跳过功能中,使用高速跳过信号; P6201#7=1 在跳过指令( G31)中,跳过信号(Skip)无效; P6202#0=1 使用高速跳过信号 HDI0 组; ② 硬件连接方面: 相应脚短接即可出现相应的高速跳过信号,如下图。 在执行 FANUC G31 跳过指令(指令格式为:G31X_Y_Z_F_,多步跳过为:G31X_Y_Z_F_P_)时,遇到跳过信号(或高速跳过信号),会将绝对位置写入到相应的系统宏变量中, (#5061 ~#5067)中。具体如下 #5061:第 1 轴的坐标值 #5062:第 2 轴的坐标值 …… #5067:第 7 轴的坐标值 G31 指令执行后,采用宏变量赋值,计算出位置偏差,设置到刀具长度补偿或刀具半径补偿中。
1FANUC与对刀仪应用接口
宏程序动作时序 动作时序如上图所示:主轴夹刀并将 Z 轴定位到初始平面;快速下降到中间位置1;较慢速度下降到中间位置2;使用跳过功能(高速跳过)缓慢下降直至刀尖碰到对刀仪表面;如3 所示返回某一高度;再次以跳过功能(高速跳过)缓慢下降进行对刀;如5所示快速返回初始平面。然后将测量计算出来的长度差值补偿到刀具长度补偿里面。 宏程序案例
% O9002 #30=#4001 //模态信息(G代码) #31=#4003 //模态信息(G代码) #32=#4109 //模态信息(F代码) #1=300. //动作1移动距离 #2=68.2 //动作2移动距离 #3=68.2 G28G91Z0. #4=#5003 //紧之前的程序段Z轴终点位置(工件坐标系) G00G90G53X-314.412Y-255.895 //将此坐标修改为对刀仪所在位置 G91G43Z-#1H#11 #5=#5003-#2 IF[#11GT1]GOTO3 G31Z-[#2*2]F300 G00G91G49Z#3 #6=#5063-#[11000+#11] IF[#6LE[#5-#2]]GOTO9 #[11000+#11]=#5063-#5 G31G91G43H#11Z-[#3*2]F50 #506=#5023 G00G90G49Z#4 #6=#5063-#[11000+#11] IF[#6LE[#5-#2]]GOTO9 #[11000+#11]=#5063-#5 #11001=0 N2G#30G#31F#32 M99 N3G31Z-[#2*2]F300 #507=#5023 G00G91G49Z#3 #6=#5063-#[11000+#11] IF[#6LE[#5-#2]]GOTO9 #[11000+#11]=#507-#506 G31G91G43H#11Z-[#3*2]F50 #507=#5023 G00G90G49Z#4 #6=#5063-#[11000+#11] IF[#6LE[#5-#2]]GOTO9 #[11000+#11]=#507-#506 IF[#11GT1]GOTO2 N9#3000=1 %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如下格式程序调用该宏程序进行对刀: G65 P9002 Hh( h 是刀具长度补偿号)2对刀仪宏程序
本文转载来自【北京发那科】,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站长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