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 | 螺纹加工常见问题分析(上) 数控驿站 • 2022-05-04 11:10 • FANUC, 技术文章, 网络转载 • 阅读 10056 螺纹加工是数控车床加工的一个重点工艺,机床调试时经常出现问题。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参数、编程、机械和机床操作等很多方面。今天后台君就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希望给各位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 螺纹乱扣 对于螺纹乱扣现象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思路如下所示。 案例1描述: 配置0i-mate TD系统和模拟主轴,主轴编码器与主轴存在传动比为36:92的安装结构,使用G92切削螺纹,出现乱扣现象。 分析思路: a.参数设置 b.加工程序 c.通过SV Guide测取主轴一转信号 d.主轴一转信号与Z轴进刀间的延迟 e. 测量Z轴定位精度 f. 主轴编码器和主轴之间的传动比1:1 解决方法: 更改机械结构,增加同步带,保证主轴编码器与主轴实现传动比1:1。 案例2描述: 配置0i-TD系统的纵切车床,使用G92、G76 和 G32来进行螺纹加工,出现螺纹乱扣现象,牙形不合格,加工的产品一致性较差。 分析思路: a.参数设置 b.加工程序 c.通过SV Guide测取主轴一转信号 d.主轴一转信号与Z轴进刀间的延迟 e. 测量Z轴定位精度 解决方法: 修改参数 No.1405#2:1 → 0 (使用不带位置编码器的周速恒定控制) 2 螺纹接牙 对于螺纹接牙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思路如下所示。 案例描述: 配置0i-TD系统,使用G32进行分段螺纹切削,在螺纹接牙处出现偏差,牙顶宽度较大。 案例分析: a.接牙处入刀距离 b.接牙处入刀方式 c.通过SV Guide测取主轴一转信号 d.主轴一转信号与Z轴进刀间的延迟 e. 测量Z轴定位精度 针对螺纹接牙的工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A到A’的距离为螺距的整数倍; (2) A’到F的距离为螺距的整数倍,并且至少为3倍螺距的距离; (3) 每次螺纹加工的Z向进刀量L1和退刀量L2必须为0.5倍的螺距。 解决方法: 修改加工程序,保证在接牙处采取倾斜入刀方式(只能选择G32),并且每次螺纹加工的Z向进刀量和退刀量必须为0.5倍的螺距。 % O5501 G0U-0.1 G32U-2.0W0.5F1.0 G32W6.0F1.0 G32U2.0W0.5F1.0 G0W-8.0 M99 % 今天就通过实例介绍了螺纹乱扣和螺纹接牙两个螺纹加工中的常见问题,下期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文转载来自【北京发那科】,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站长删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