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 | 3C培训常见问题小集锦(二) 数控驿站 • 2016-09-01 07:29 • FANUC, 技术文章, 网络转载 • 阅读 7841 提问者 您好,我司最近加工一款3C产品,其中需要铣削一椭圆小孔,长轴0.9mm(正负允许偏差0.02),短轴0.7mm(正负允许偏差0.04mm),经过测试长轴尺寸几乎均偏小,其它无问题,请问该如何调整呢? 3C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尺寸较小的轮廓加工,对于此类尺寸精度问题,首先要明确精度偏差是否有规律,以此判断问题根源是偶发因素还是固定因素,对于偶发性问题一般需要从机械方面来查找原因,比如刀具是否磨损、刀柄偏摆是否合格,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是否合格等等;对于规律性问题一般需要从加工程式和系统参数两方面考虑,加工程式方面要检查加工程式是否有偏差、进给速度是否合适,参数方面主要考虑高速高精等级(1-10级)选择是否恰当、尤其是时间常数是否设置偏大,比如插补后加/减速时间常数NO.1769等等。所以,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判断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此类加工精度问题。 海龙兄 提问者 在加工手机外边框时,在直线转圆弧处存在轻微凸起现象,肉眼看不出痕迹,但用手触摸能够明显感觉到,对于这类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在3C手机壳边框铣削时,直线转圆弧部位出现质量问题经常有接刀痕和凸起现象,根据你的描述判断,这个凸起并不是接刀痕(接刀痕能够明显看出痕迹),那么建议从加工程式角度优化,可以将直接圆弧过渡更改为多段圆弧逼近,扩大圆弧半径,减弱直线与圆弧相交处的凸起问题。 海龙兄 提问者 现场发现同样配备FANUC系统的不同厂家钻攻机换刀时间差距较大,是否与系统参数设定有关,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优化? 目前国内钻攻机的刀库普遍使用伞形刀库,影响此类刀库换刀效率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刀库电机,是否配备伺服刀库,因为伺服刀库采用直接定位方式,效率更高;一是系统换刀执行效率,其中包括刀库的梯形图和换刀宏程序。换刀梯形图的优化方法有两点: 1)Z轴返回第一参考点的同时主轴进行定向,也就是在梯图M05结束信号前去掉F45.1(主轴零速度到达信号)的限制条件,例如 2)提高定向速度,去除G70.6主轴定向信号的前提条件之一F45.1(主轴零速度到达信号)的限制条件,提高主轴定向效率,例如 换刀宏程序的优化主要是尽可能去除不必要的程序指令,减少多余动作,提高换刀效率,例如去掉宏程序中的暂停指令“GO4……”以简化动作提高效率。 海龙兄 本文转载来自【北京发那科】,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如侵权请联系站长删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